要說我這兩年來在紐約最常去也最愛去的餐廳, 一定是Ootoya無誤, 從他開幕以來就一直是忠實顧客
雖然有人說大戶屋Ootoya就像是美國的TGI Friday, 紐約這間卻是被許多朋友說是價值最高的一家, 比起他在亞洲的其他連鎖店
剛開幕初期因為還沒有取得賣酒執照, 連晚餐都是午間套餐價格, 實在是很划算
定食選擇有太多太多, 大約有四面滿滿的菜單, 每次最大的煩惱就是選擇要吃哪一樣 lol
要說我這兩年來在紐約最常去也最愛去的餐廳, 一定是Ootoya無誤, 從他開幕以來就一直是忠實顧客
雖然有人說大戶屋Ootoya就像是美國的TGI Friday, 紐約這間卻是被許多朋友說是價值最高的一家, 比起他在亞洲的其他連鎖店
剛開幕初期因為還沒有取得賣酒執照, 連晚餐都是午間套餐價格, 實在是很划算
定食選擇有太多太多, 大約有四面滿滿的菜單, 每次最大的煩惱就是選擇要吃哪一樣 lol
夜波來, 好有意境的名字, 在下東區潮餐廳聚集地, 雖然交通有點不便, 衝著這名字還是來試試看
來到酒處, 沒有不來點清酒的道理, 一向都蠻喜歡真澄系列, 剛好酒單上有就來個 真澄 ”奥伝寒造り” 純米
慶祝出關後的大餐, 趁著媽媽在這裡幫我帶Max, 和小麥來去個小約會
第一次到Soto, 決定點omakase來試試看
Goma Tofu, black sesame and white sesame tofu, served with wasabi soy sauce and soy form
味道醇厚香甜, 白芝麻的更勝黑芝麻
Read More
David Burke向來以搞怪聞名, 在紐約有幾家餐廳, 之前試過David Burke Kitchen就只記得餐廳蠻漂亮的但食物普普
這家位於上東區的Townhouse算是他的旗艦店, 想說來試試老本店再來決定以後還要不要繼續光顧他的其他餐廳
這次是趁著紐約餐廳週預約了中午套餐, 對餐廳週印象一直不是很好也好久沒參加了, 剛好妹妹在這當觀光客就乾脆來吃吃看
房子本身還真蠻可愛的, 很多畫作和擺設都讓我有種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感覺
科科沒錯, 這不是我在巴黎的遊記, 或是台北微風樓下麵包店文, Eric Kayser在紐約開店了 (大放鞭炮)
今年初時在學校的工作佈告欄上看到他們在徵人, 並說得到巴黎待一陣子學習, 看得我好心動, 但無法拋家離子時間無法配合只好作罷
盼呀盼的, 終於在上東區開了全美第一家的Maison Kayser, 還很大手筆的宣佈年底及明年都還要在紐約各開一家, 真是太令人開心了
為避免像之前Laduree開幕瘋狂人潮, 選了開幕第二天過午餐時間前往, 在紐約這家除了麵包店還有小餐館供應一些簡單的餐點
午餐人潮已過不用等就可直接坐下, 一進門看到寫Sugar Rush的Kathy, 平常習慣讀她的文章, 看到她還以為看到熟人差點上前打招呼 (笑)
菜單
Read More
還在學校時有幸參與了Del Posto大廚Mark Ladner的講座, 席間不只對於他超級nerd的形象印象深刻, 也對試吃到的意麵十分著迷
在YouTube上有許多Del Posto的影片, 像是這個煮bolognese sauce, 讓我看的食指大動, 今年的五週年慶祝就來這裡囉!
位在東村的Vandaag主要是以Scandinavian/Dutch為主的餐廳/酒吧, 常常看到一些好的review, 在某個星期六中午過來嘗試
Slab Bacon, 朋友點的, 炒蛋看起來非常的吸引人
Read More
可以說我們是吃飯無新招的夫婦, 每次吃飯慶祝都是日本食物, 住在世界料理豐富的紐約也許有點浪費, 但是說實話, 吃米其林三星的歐洲菜遠遠比不上無星好日本料理帶給我們的滿足, 這次小麥生日, 挑了在Tribeca的懷石料理Rosanji來嘗試
在Rosanji有五種價格料理 – 60, 80, 120, 150及200, 後面兩種都需要事先預約, 食物都是料理長依照當季食材決定
套餐都可以另外有清酒搭配, 最近我們不大有喝酒的fu, 就只選擇了120的套餐, 配茶
冷菜 – 胡麻豆腐, 配上一點新鮮芥末及魚子醬, 香濃芝麻味, 豆腐滑彈, 和醬汁十分搭
Read More